当前位置: 主页 > 经济 >

一对多、远距离和快充:手机无线充电畅想

时间:2017-12-14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任何技术的商业化向来不仅依托于技术自身的滋润,更离不开市场的召唤。一直以来,两大无线充电标准组,即基于 kHz的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和基于6.78MHz的Airfuel(即A4WP和PMA合并

任何技术的商业化向来不仅依托于技术自身的滋润,更离不开市场的召唤。一直以来,两大无线充电标准组,即基于kHz的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和基于6.78MHz的Airfuel(即A4WP和PMA合并后的组织)——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前者肇始于产业界,姿态低接地气;后者则源自学术界,曲高却不和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业界说不清6.78MHz为何物,学术界嗤笑千赫兹磁感应too young too simple。大家其实也相安无事,毕竟市场并未ready。然而,2017年2月,苹果站队WPC使得Qi突飞猛进。而Airfuel一时捉襟见肘,方寸窘促。

坦率说,WPC的kHz磁感应技术的确low。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用户指摘其裹足前行的充电功率一直跟不上快充的需求;批评其毫米级的有效充电距离聊胜于无;那昂贵的难以实现的一对多充电场景更是争议不断。

然而,其实WPC几年前曾尝试过改变。在2012年,WPC就尝试推出过隔空距离约30mm的无线充电,如下图所示[1]。图中,基于kHz磁共振技术,间隔厚度为28mm的木头,给一部iPhone 5无线充电。

云图片

就截稿时止,近几年来,业内也有不少公司先后实现过厘米级隔空手机无线充电。如微鹅科技实现了30mm处效率60%兼容Qi;而楚山更是在50mm实现同时多部手机无线充电。这些都依赖于磁共振技术。本月初,美国无线充电公司Pi也宣布了一种有效范围30厘米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场景假想图如图所示。

云图片

事实上,截止至WPC标准V1.2.3版本,磁共振(resonance)字样已经出现不少于35处,如下图所示。

云图片

然而,在过去的5年中,WPC没有切实发展更有前途的磁共振。换言之,业内主流并未做好准备。大家的目光还是先集中在大功率快充上。究其原因,以笔者浅见,大概不少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 市场因素:先会走路再学跑步。一直以来,WPC心照不宣的战略是市场优于技术,即以技术门槛较低的磁感应技术打开市场。门槛低,易于普及,不用刻意教育市场,因此市场接受也容易,毕竟无线化是必然趋势。而磁共振还是有技术门槛的。学会跑步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先学走路。

二、 技术因素:电磁兼容和通信是瓶颈。WPC也承认,EMI和EMF存在潜在问题[1]。磁感应的耦合度随着隔空距离的增加呈指数性减小,品质因数也随之降低。为了维系足够的传输能量,EMI/EMF可能会随着发射端能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此外,强耦合的磁感应工作时,由于距离足够近(毫米级),载波本身可以直接解决通信问题(即In-band方法);而当距离增加,原有的通信基本无法再指望上。有时不得不采用相对昂贵的外部通信来实现(即Out-band),如Air fuel中使用的蓝牙等。通信问题不仅关系到系统效率,而且还涉及异物检测等安全性问题。如何不使用out-band方式实现厘米级无线充电两端通信仍是个问题。

三、 供应商因素:芯片方在静观。小功率的(如5W)基本还是芯片层面解决的问题,而非方案商该做的事情。芯片供应商眼看着磁感应渐成气候,都不敢或不愿贸然尝试新的技术。毕竟,WPC协议的推进还尚需时日。

2017年开始,WPC正式号召各国成立公司进行打假。几日前,亚马逊网站上未经WPC认证的无线充电产品纷纷下架,这不能不引起业内的重视。

市场需求就是原动力。笔者相信,手机端无线充电需满足以下三个特点才能真正得到普及,包括:一对多、厘米级隔空距离(或更远)、以及快充(即接收不低于10W)。

期待未来两年内,有更多的业内公司投入这方面的研发,并同时推进WPC的Qi标准的迭代。

[1] A Qi wireless charger: Resonance as well as Inductive, WPC, 201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