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热文 >

笔意出心 禅修入怀——记中国禅修书法创始人林永诚先生

时间:2017-09-22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林永诚先生,广东韶关著名企业家,中国禅修书法第一创始人,其作品展现的“翰墨之妙”,无不启迪着世人灵动的禅意,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并争相收藏。据了解,林先生作品中的一

  林永诚先生,广东韶关著名企业家,中国禅修书法第一创始人,其作品展现的“翰墨之妙”,无不启迪着世人灵动的禅意,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并争相收藏。据了解,林先生作品中的一个字售价就可高达11万元,可谓真正是“一字千金”。

  

图片

  林永诚先生作品

  “禅”源起于印度,于汉末传入中国,至中唐以后,禅之盛行蔚为大宗,其意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在当今这个混浊束缚的世界中,禅修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挣脱二元相对世界的桎梏而走向自由的道路,这种自由的道路会使我们内心深处本有的创造性得到自然的释放,然后达到一种完全放松或完全安静的感觉。禅家让我们睁开了第三只眼,去看那由于自己的无知而从未看过的极净之境地。正是修禅的这种意念释放,作为文艺精华的书法必然离不开“禅意”。

  禅者常道:“修禅与书法之道乃是中国特有的本土文化艺术,当文人的理想与禅的自在三昧生气相求时,也就随即一拍即合了。”禅给了书法意境的延升,书法推进了禅意的真谛。

  

图片

  林永诚先生现场挥笔

  元代盛熙明在《书法考》中说过:“笔端之妙,通于神明也。”林先生创作的禅修书法十分注重“神韵”、“意境”,他说:“书法作品要达到神品、逸品之作,需参以禅理方可达次境界。若潜心修行,持之以恒,将禅理、道理点滴入心,于是笔下便日渐不同,走向超群脱俗。”对于世人来说,精神是宇宙的本源,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其背后的闪光的精神,西方学术界视为抽象艺术开山鼻祖的康定斯基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具备这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禅修能力。

  

图片

  林永诚先生作品

  禅修,带给人的益处就是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不让心机向外驰求,而是向着内心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中“无执”,则艺术生活无不中道,达到精神上的平衡。有了这种平衡,为书为画则无不适宜。精神上没有负担,内心清净,无杂念,浊俗尽涤,人便进入另一种境界,书法作品也就出现了另一番滋味——清和、素淡、天真烂漫、一派天趣自然。这也许就是古人所倾向的“忘”——心忘于笔。当然,并非真的忘了笔,而是指忘了外物,心底澄清,潜能显见。

  

图片

  林永诚先生作品

  如何做到“笔意出心,禅修入怀”呢?

  禅修书法第一创始人的林永诚先生引用汉代蔡邕在《笔洽》中的一段文字做了诠释:“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也就是说“用笔在心,心正则字正。” 只要做到禅心于胸,万象皆空,心弦松弛,悠闲清逸,那么就会让人信手书来,气定神若,自然此时的书法作品在禅意的疏通下也就达到像卫夫人说的那样:“一横如千里阵云”。

  

图片

  林永诚先生作品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禅修的气象早已成为书法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中得心源”,从而把宇宙、自然、人生、文化融于一体,感悟书法真谛,传递书法真谛的一种自我训练与进修的终生课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