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你没法把学校办成哈佛耶鲁,但可像它一样有特色

时间:2018-07-17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全文 4010 字 ,预计阅读 5 分钟 在少子化冲击下大学经营举步维艰的日本,有这样一所大学,不在大都市,不是大规模知名私立高校,也不具备悠久的建校历史,但招生人数稳步上升,

全文4010,预计阅读5分钟

在少子化冲击下大学经营举步维艰的日本,有这样一所大学,不在大都市,不是大规模知名私立高校,也不具备悠久的建校历史,但招生人数稳步上升,还能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得到文部科学省青睐,获得多项科研资金。

它是谁?又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搜狗百科)

01

单科小型院校脱颖而出

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是一所单科私立大学,成立于1999年,只有国际社会学这一个学科,下设2个系,包括国际社会系和区域儿童教育系。

国际社会系又分4个小专业(英语、国际、信息及经营、心理及人类文化),区域儿童教育系下设儿童教育专业

该校只设本科专业,每年招收200多名学生,现在全校学生数也就1000出头。并且,该校地理位置不算优越,位于东京西边的群马县。

就是这么一所占据许多所谓不利因素(地理位置非大都市,小规模,新开设)的大学,在10多年间,每年考生人数都在慢慢增加

并且,在日本朝日新闻出版的《2018大学排名》中,(根据来自校长们的评价)“教育面瞩目度”居日本第5位。

换句话说就是大学校长们认为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在教育方面做得还不错。

此外,在文部科学省的科研资金支援项目中,该校多年有多个项目入选,比如:

“全球化”(2012年入选“全球化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事业B型”,共31校);

“教育的质量转换”(2014年入选“大学教育再生加速项目,主题I及II复合型”,共21校);

“区域发展”(“2015年区域知识据点整备事业”,共42校)等。

项目入选使学校可以得到资金支持,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还说明学校已经做出一些成绩,才能脱颖而出。

(来源:百度百科)

注:

2016年11月朝日新闻给日本746所大学的校长邮寄了调查问卷,收到532份回答,问题包括“教育领域的制度与成果”“研究领域的制度与成果”,请校长们列出6所学校。

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以“学生中心主义”及“与区域共生”为标语,致力于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并且在其他大学高喊“快乐校园”的时候,该校直白地宣称自己是“稍微辛苦但能提高实力的大学”。

下面本文分别从“学生中心主义”及“与区域共生”两方面,对该校的实际做法进行一些介绍及浅析。

在“学生中心主义”方面,主要选择该校的“共爱12力”及与此相关的档案袋评价系统KYOAI CAREERGATE进行介绍,在“与区域共生”方面主要着眼于该校在“Glocal”(全球本土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

02

共爱12力和KYOAI CAREERGATE

“学生中心”,这是日本大学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句惯用语。

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没有让它成为套话,而是真正践行了这个理念。其中的一个做法就是明确了“共爱12力”,这既勾勒出了该校要培养的学生像,又明确了学生四年后毕业时应该达成的学习成果目标

“共爱12力”是基于该校的建校理念、学位方针、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的“社会人基础能力”以及对当地企业的调研而制定的,从4个维度确立了12项能力(见表)。

为了帮助学生将这些学习成果可视化,有根据地进行恰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导入了基于“共爱12力”的档案袋评价系统——KYOAI CAREERGATE,同时将12项能力的达成度和详细评价指标进一步做成“共爱量规”,并将每门课程所能达成的能力与12项能力相对应。

这样一来,学生们借助该系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回顾,把握自己的强项以及不足的地方,以便对下一学年的学习进行计划、改进。

03

全球本土化

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重视的是培养“能牵引带动下一代区域社会的全球本土化领袖”,换句话说就是要留下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为当地服务

但“人往高处走”,世界共通。和中国年轻人倾向于挤向“北上广深”大城市去闯天下一样,日本多数大学毕业生也多会流向东京。

作为一所位于小地方的千人小大学,有必要在“全球化”上下功夫吗?就算以全球化为目标,培养了具备该素质的人才,又能留下多少呢?

首先在观念上,该校对于“全球化”人才的理解不局限于离开日本站在世界舞台上,还扩展到具备全球视野,把当地特色推向世界

其次,对于上述问题,该校也给出了答案:该校海外留学项目参与者占42.9%,就职率为98.9%(2016年数据)。学生毕业后有80%留在群马县工作(2017年统计数据),真正实现了“来自当地,回归当地”

具体来看,首先在全球化方面,该校主要进行了以下有特色的改革:

语言能力培养

在英语方面有One on One English,指利用Skype与海外老师(主要是菲律宾人)进行一对一的英语教学,于2013年导入。

可利用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采用预约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喜好选择老师。学校为此设置了专用学习空间,配有电脑和耳机。

这样一来,周围都是同样学英语的同学,不用担心自己的发音会被嘲笑。当然,学生也可以在家自己上网学习。

此外,还有校内外籍英语老师定期举办的“Coffee & Talk”,以及国际化部门每周一次的“ Drink English”等活动。

案例

Drink English

活动一般设置在午饭时间,学生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练习英语,参加一次可以得到一个小章,集够10个可以换取一份小礼物。

这种做法看上去似乎有些幼稚,像我们小时候幼儿园奖励小红花,但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持续参与度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当然,不局限于英语,其他小语种例如中文、韩语、法语等也都有相应的活动。

任务研修

在一些娱乐真人秀节目中常常会有几个明星合作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某个任务的环节。

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采用的形式可以算是这种娱乐节目的“海外大学生版”,主要在泰国进行。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先在校内进行关于报告、市场等基础培训学习

然后在泰国实施“任务研修”

回国后在当地的某国际化企业,当着一群社会人的面,进行实际的报告

其中在泰国的“任务研修”环节,早上9点学生会从泰国当地企业接到任务,接着当天4点要回企业进行汇报。

有时学生会接到期限一周的任务,有时也会更贴近企业真实工作情境,接到多任务。

比如,有一次某小组接到的任务是“提出一个关于增加泰国学生顾客的方案”。

最开始大家有些懵,因为即使是观光大国的泰国,也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说英语,更何况这些日本学生自身英语能力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是群策群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提交了方案,当然也立刻得到了企业的反馈。

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们的主体性、行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也提升了抗压能力、自信心等。参与过该项目的学生,后来有人真的在当地创业了。

在本土化方面,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有特色的举措主要如下:

课程改革

设立辅修专业Regional Career Training。

该专业涵盖“乡土志向科目”“职业规划科目”“实践项目”。

在“乡土志向科目”部分,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等的学习,培养学生作为本地人才的自豪感,对乡土的热爱,进而具有“乡土力”。

在“职业规划科目”部分,了解作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强项、弱项,做好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以及掌握与职业规划相关的“自我力”。

在“实践项目”部分,与当地企业合作,帮助学生们理解在当地企业工作的意义,掌握在企业就职的基础技能,进而具有“实践力”。

设置服务学习期(Service Learning Term),支持长期实习和区域活动。

该活动主要设置在大二的后期或大三的前期,允许学生离开学校半年去实习,并进行相应的学分认证。

这有点类似欧美的间隔年。但在日本的情境中,实施此举措的意义在于,不会影响学生们在四年内正常毕业。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该校也实现了跟当地政府工作部门、教育委员会和企业的合作。在长期实习中,学生们得到了提前接触社会的机会,实际体验在当地工作的意义。对接收方来讲,年轻学生们的加入形成了一种新鲜的刺激,带来了活力。

(来源:教育连展网)

注:

日本的大学生找工作实践和进公司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有一个相对比较僵硬的日程和流程,一旦不能在四年内正常毕业,多会影响就职。这也是日本大学生多不愿意去海外留学的一大社会原因。因为一旦去留学,由于海外毕业时间跟日本不同,毕业生会跟不上日本企业的招聘流程,且一旦不能以应届毕业生身份顺利就职,可选择的范围就会少很多,就职难度增大。

课题解决型课堂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

要培养扎根于当地的人才,就要具备植根于当地的问题意识。

对此,该校与当地教育委员会、社会福祉部门等合作,以教学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组织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们参加学习支援活动,比如开展学习乡土历史的活动等。

国内“留学”

一说到留学,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海外。该校已经与海外20多所学校有合作,有不少海外留学项目。

但除了海外,该校还和位于东京的明治学院大学共建了以促进地方发展为目的的国内留学制度

具体就是,该校群马县出身的学生可以到东京留学一段时间;

明治学院大学的学生到群马来找工作期间可以修习该校的课程,并取得学分。

就好像中国西部偏远小城的大学生在学期内去北京某大学体验一段时间,这期间获得的学分原校认可。

虽然这种超越地域的合作方式刚刚起步,但可以预见对群马学生开阔视野,以及对吸引城市学生去群马工作会有好处。

04

小结

本文选取了日本一所位于东京大都市圈以外的私立小型大学,主要介绍了其在“学生中心主义”及“与区域共生”两方面的成功做法。

我认为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的改革能够有所成效,并值得国内管理者参照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

“知己”,立足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化劣势为优势

该校校长在某报告中表示,学校不在大都市,在地方,可地方(群马)既是我们的后盾又是我们(学生)的就职目标。

“小”(大学规模小),但决策速度可以很快,也能很快落实于行动;

“新”(1999年新成立),所以不拘泥于已有做法。

不以“善”(改革)小而不为

如果单独把该校的改革列出来,不管是制定“共爱12力”,还是开展的语言提升活动以及辅修活动等,每项改革力度似乎都很小,而且似乎在大学教育领域都不算新。

可是该校将这些看似小的改革都认真践行着,切实帮助学生成长,为振兴区域经济贡献力量。

文章仅做观点分享之用,不代表一读EDU观点。

感谢“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授权一读EDU转载此文!

本期作者

早稻田大学大学综合研究中心讲师 蒋妍

一读EDU编辑部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一读EDU微信公众号(微信ID:yidu_edu)查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文章导航
推荐内容